新闻中心

创远/创新致远——创新促发展 致远筑和谐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水电知识 视频中心
创远柳汇文:商道抉择,兼顾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空间
2017-07-07

image.png


企业家、商人、生意人这三者是不同的人群,柳汇文认可这样区分。

“能称得上企业家,就得有一份社会责任的情怀。”柳汇文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早已过了以财的富论英雄、以金钱论成败的这道坎,他这个做企业的竟然更加关注并思考人活着的意义以及企业家存在的价值。一开始他的这种思考参考古今中外哲学家的脚印,不可避免地陷入虚无缥缈的境地,其后慢慢地退出来以接近地气的姿态,把他思考的结果融合到新产品与新模式的创意之中,并最后把这个载体定格为他百年追求。

在我看来,他能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轻松切换,时时把控着两者的平衡,而且并行不悖。想起了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image.png


浙江创远新材有限公司办公大楼中间,有一处长满植物的茶亭,叫做三味亭,你可以解释成鲁迅三味书屋的“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然而柳汇文理解的却是儒释道三味。因为他认为企业家是要讲究人生智慧与境界的,是需要沉思、需要眼界的。我探头一望,茶亭里果然能够看见星空。

柳汇文是临安较早开始同轴电缆创业的一拨人,已经在国内同行业中,综合竞争能力保持在前六名。但他说他还没有成功,也许是他的目光放远了,放到了常人视界之外。他至今还在思考这类问题,比如当初为什么要创业,比如现在为什么还要奋斗。想透了之后,竟然就汇聚成了他的创业信念,而且非常强大。

“因为我创业的初心是为了获得尊重,获得安全与保障,有能力让身边的人更快乐!”柳汇文说,“那么,我今天为什么还要奋斗,循的还是初衷那条线,但我愿意让其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人群扩大到整个人类。”

他用很浑厚的声音来表达这么高大的意思。看到我飘忽的眼神,柳汇文紧接着说,企业的存在的价值如果是奔着这样的使命去的,成功便是指日可待。

想通了企业家存在的价值这个问题,这二十多年来,柳汇文十年如一日都在执着的奋斗,前面十几年,改革开放,跟着一哄而上,“我不懂战略,什么叫做战略模块?我不懂现代企业管理,什么叫做精细化管理?我不懂资本,什么叫资本运作?这一路走来,靠的就是因强大的信念而转化的勤奋与坚韧,不断地学习并忍痛雕凿自己,慢慢地掌管了一个企业。”

突然让人想起一个寓言故事,一个有着执着使命感的人,拆下自己的肋骨当作火把,毅然前行寻觅真理。

起初的柳汇文不懂企业战略,不懂现代管理。当他经过十几年熟稔于这一套的时候,已经付出了许多个教训了。如今,还没有来得及清算过去的得失,严峻的现实又摆在面前了。

全国同轴电缆规模企业从原来300多家,几年时间,迅速压缩到当前50家左右;未来几年,预计每年按10%趋势下降。光进铜退,光纤替代铜缆是必然,更不用说十三五规划的未来三级城市WIFI全覆盖,试问有多少人的资讯、娱乐生活还会依赖于电视机?

所幸的是,经年的锤炼锻打,柳汇文的格局与胸怀已经形成,他并不慌张,并不惧怕未来,更没抱怨电缆江山的陨落,他知道这条路是走不下去了,他已经从心底里接受了在工商业的历史长河里“变是常道”。

image.png


企业要活,必须要变!但是,怎么应变?这是摆在所有传统企业面前的问题。最简单粗暴的指路就是“转型升级”这四个字,做算盘的立马去做计算机?做节能灯的立马去做LED?做铜缆的立马去做光纤?完全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转型的跨度越大,伤筋动骨越多,短命的概率也很大。

柳汇文专注于传统主业转型升级时,敏感到这里面有一个叫做“度”的东西,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这十几年是怎么走过来的?走过来之后是怎么醒悟过来?醒过来后接下来是怎么做?柳汇文这类父辈企业家内心已经无数次体验过这类悲怆。所以对度的把握十分的慎重。柳汇文专注于传统主业转型升级时,敏感到这里面有一个叫做“度”的东西,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这十几年是怎么走过来的?走过来之后是怎么醒悟过来?醒过来后接下来是怎么做?柳汇文这类父辈企业家内心已经无数次体验过这类悲怆。所以对度的把握十分的慎重。

“人一辈子能够留下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思考得特别多。”他认为唯有两样东西可以留得下来,一是子女及其教育,他(她)身上传承着我的基因,我没有了,他(她)继续在。第二个是人在有生之年的作品,把自己的思想装进作品这个载体,然后让它传承。除此之外,所有的思维和行为,都是无效的。

那么,柳汇文的作品在哪里?他的企业还不是他的作品,只有他那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成为他的作品,而这种社会责任通过巧妙的产品抉择竟然可以意外地得以实现,这应该是企业家所能实施的最理想的转型升级了。

传统行业的买方市场、公关应酬、招投标、货款账期、银行借贷、财务成本、同业竞争……这些都让柳汇文感到厌倦,他觉得这是内耗加外耗,恶劣地影响了他那一心想把产品做好的工匠精神。必须借转型升级之措,抛却内耗外耗。于是,他把他产品终端客户定位在普通百姓身上,他只要一心做好自己的产品,对得起百姓就可以了。

民用电线就是这样进入柳汇文的视野的,一调查吓了一跳,一是国内民用电线年需求量是600个亿;二是到现在为止民用电线还没有全国性的品牌;三是这么几十年来,所有的建材都更新换代了,只有民用电线还是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样,竟然五十年不变。

于是,花了两年时间,柳汇文光是亲自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就六易其稿,到国外反复考察后引进了逃生通道里的防火电线、阻燃电线,研发过程中又申报了18项专利。对这项极具民生意义的产品,未来的想象空间太大了。

标杆的作用,也就是企业的定位。创远将社会的使命,集中表现在:民用电线颠覆者,防火电线开创者,全民安全用电倡导者,电线行业产品升级呼吁者,让亿万家庭远离火灾隐患!

image.png


“这就是我最大的社会责任。”这句话柳汇文说得掷地有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竟然可以通过他的产品抉择来加以实现,似乎是理想主义者的一着险棋,然而从他充满自信的精神上,我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他一坐下来气场是那么的强大,声音是那么的宏亮,因为他怀里揣着有利于百姓安全与幸福的使命,对这种近乎于献身精神创业,我们怎么会不感到敬佩呢!

也曾写过许多访谈,主人公所有的机巧、韬略以及设计、布局,或宏观或微观,或表面利他,最后无一例外地把赚钱的目的推向极致。可是眼前的柳汇文却要与别人比社会责任、比境界高远、比信念的强大、比灵魂的净化,“钱少一点有什么关系?我是一家有使命的企业。”

唯恐未来执行中会笔走偏锋,柳汇文还拟定了这样两条经营方针:“持专注恒心,致力于装修电线深度研发,不跨行经营。怀利他之心,依法治企并承担社会责任,塑品牌之魂。”

说到将来每个城市建立的直销中心的独家经营权,柳汇文说:“一夫一妻制,一个城市一个中心,总部绝对经得起任何诱惑。”而价格,应用了胡雪岩的胡庆余堂的店堂正中名言“真不二价”,抛弃利用信息不对称之鬼鬼崇崇的打折制度,坦坦荡荡全国统一价。

当我问到同行有什么看法时,“做传统的人看不懂。我倒在担忧他们‘停不下的传统,掉不转的船头’。我只是反问了一句,不要用自己的习惯,去衡量消费者决策;对优质产品,消费者是任性的,你要做的就是把产品做好,正如德国人不相信‘物美价廉’一样,追求品质的观念在国内已经慢慢已经袭来,特别是我们绕不开当前8090主力消费市场。”

“专注是恒古不变的取胜法宝,有志于几十年做一件事,不可能不成功的。”这话是说给创业者听的,也是说给他自己的。

最后,柳汇文说了一句防火电线的广告语:“好房子,一辈子,别将隐患留给下一代。”想到自己的孩子,我心头一颤,这广告很有杀伤力噢。

image.png

返回

Copyright © 2017 创远中国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9021227号-1 网站建设:博采网络

浙公网安备 33018502001995号